服務項目
- » 服務項目
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先生
電話:400081666
傳真:021-6640100
郵箱:service@www.ytgjzssj.com
我國嘉興市發展現代糧食物流具有的五大背景 |
編輯:上海華宇物流運輸有限公司 時間:2012/03/16 字號:大 中 小 |
摘要:我國嘉興市發展現代糧食物流具有的五大背景 |
浙江省嘉興市曾是一個著名的糧產區,歷史上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的記載,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浙北糧倉”。建國后,糧食生產一直是嘉興最重要的主導產業,嘉興以占全省12%的耕地,生產占全省20%的商品糧,成為浙江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為平衡我省糧食供求作出過重大貢獻。當時,為方便農戶售糧,每個鄉鎮和偏遠村都設立了糧食收購站、點,從事糧食的收購和儲存。囿于當時的經濟模式和思想理念,這些企業和站、點布局散、規模小、運能弱、成本高,糧食流通難以順暢。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以后,嘉興的國有糧食流通企業改革、改制力度不斷加大,在經歷了3年多的陣痛之后,到2003年末,全市各縣(市)基本上都完成了改制任務,糧食市場呈現出多元發展的格局。在此過程中,我們開始逐步調整工作重心,整合資源,一手抓儲備、一手謀發展,籌劃嘉興糧食現代物流建設。在省糧食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經過2年多的謀劃和運作,嘉興的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思路已基本清晰,輪廓也初步形成。 據華宇物流了解到,我國嘉興發展糧食現代物流主要具有以下五大背景: (一)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糧食消費的剛性增長,對嘉興建設糧食現代物流提出了迫切要求 近幾年來,嘉興市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農村發展高效農業的熱情勢不可擋,全市的糧食種植面積呈逐年縮減態勢,已由2000年的357萬畝下降至2005年的267萬畝,下降幅度達25.21%;糧食總產量也由2000年的153.06萬噸遞減至2005年的119.4萬噸;而同時,城鄉人口(包括外來人口)卻從360萬劇增為460萬;再加上作為浙江省重要的養殖業基地和飼料生產基地,嘉興市對大豆、玉米等原料的需求也快速增長。全市糧食的需求量已由2000年的146.6萬噸增長至2005年的219萬噸,糧食產需由基本平衡演變為缺口達100萬噸,并繼續呈不斷擴大趨勢。目前全市除城鄉居民口糧能基本自給外,其余糧食品種大多依賴從東北、安徽、江蘇、湖北等糧食主產區購進和國外進口,每年的糧食運量不斷上升。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全市主要糧食品種總流量已超過140萬噸。這一流量規模,使嘉興建立快捷、高效的糧食流通平臺,進而規劃建設糧食現代物流成為可能和必然。經過調研,聚劃算提出了構筑嘉興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創建一個不占耕地的“浙北糧倉”,建立流動糧食儲備庫的工作目標,以確保嘉興糧食供應安全,進而逐步承擔起為浙北乃至長三角的糧食物流提供服務的責任。 (二)糧食企業改革、改制工作的深入開展,為嘉興發展糧食現代物流提供了物質保障 自2001年起,經過近3年的努力,市本級對30家糧食企業進行了轉制或破產解體,分流人員達3700余人。這個壯士斷腕的痛苦過程,保存了一定的資產,讓我們有了變掌為拳的可能。市政府也對糧食部門轉職能謀發展給予全力支持,明確凡原糧食企業的資產、土地變現后,除交納必要的規費以外,全部返還糧食部門,用于分流改制企業的職工和糧食行業再發展。經過改制,我們把破產解體企業的資產進行了重新整合,成立了糧食資產經營公司,集聚財力,尋找機遇,謀求糧食經濟的再發展。目前,嘉興市糧食物流項目的規劃、前期和部分項目的啟動,就是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盤活原有存量資產和市場化運作實施的。 (三)政府支持使嘉興發展糧食物流有了更大的空間和動力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糧食局的要求,我國將建設以“放開價格、保護生產、開放流通、國家調控”為主要內容的新的糧食流通體制基本框架,并據此規劃了今后發展糧食現代物流的5個主要通道,把“四散”作為今后糧食流通方式的發展目標。我省也在省發改委和省糧食局的高度重視下,制訂了覆蓋全省、呼應周邊的糧食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國家和省的大規劃,既為嘉興市發展糧食物流提供了依據,明晰了方向,也為嘉興市更好地規劃和發展地方糧食物流提供了空間和動力。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多次研究嘉興市糧食物流建設的布局規劃,拿出鐵、公、水聯運的嘉興鐵水中轉港和嘉興港獨山港區2號碼頭作為嘉興市發展糧食現代物流的重要節點。因此,嘉興市在部署安排糧食物流發展時,既遵循國家和省的規劃原則、規劃思路、規劃布局,又緊密結合地方特點和相對優勢,努力使嘉興的糧食物流建設能真正成為全國的重要節點、全省的重要基地。 (四)獨特的區位優勢是嘉興發展糧食現代物流的先決條件 嘉興地處長三角的中心位置,轎車托運優勢獨特。特別是建設中的獨山港區糧食專用碼頭,位于嘉興港的西側。嘉興港毗鄰上海浦東,是杭州灣北岸唯一的海上貿易通道,外圍有舟山群島做天然屏障,碼頭年可作業天數達348天。集疏運條件優越,水陸并網,前海后河。在陸路運輸上,有滬杭、乍嘉蘇高速公路、01省道,特別是建設中的跨海大橋和正在規劃建設的乍嘉湖鐵路、滬杭復線,使嘉興港成為長三角滬、杭、甬等城市群中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而相對于發達的高速公路和鐵路交通,嘉興的內河航運能力和縱橫交錯的水運網絡在省內首屈一指。內河通過和嘉興港相接的乍(浦)嘉(興)蘇(州)航道和江南內河航道聯成一體,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海河聯運港口。洋山港的開港,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嘉興港水路至外高橋距離141海里,至洋山港區53海里,至北侖港區86海里。嘉興口岸經洋山港區進出口的支線運輸距離減少88海里,由此引起的支線成本降低吸引著更多的浙北地區的貨物經嘉興港銜接洋山港區的干線班輪,嘉興港成為洋山港區的喂給港,贏得了支線運輸的比較成本優勢。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潛在的發展機遇為嘉興發展糧食現代物流提供了先決條件。 (五)日漸成熟的糧食流通市場,為嘉興發展糧食現代物流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近幾年的新建、改擴建,嘉興市各地的中心糧庫建設成績顯著,每個縣(市)均建立起了一個設施先進的中心糧庫。這些糧庫在布點選址上均有優越的交通便利條件,為嘉興市糧食物流節點的開發建設提供了較為完善的硬件設施。另一方面,嘉興市糧食龍頭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干窯米業、綠怡油脂、欣欣飼料、一星飼料、嘉善黃酒、五芳齋粽子等一大批涉糧企業發展迅速,飼料、工業、食品及釀造業用糧穩步增長。糧食轉化企業用糧由2002年的92萬噸增加到2005年的103萬噸,年均增長4%。大量的糧食需要從外省、外市流入本地,要求糧食流通的數量更大,速度更快,企業渴望得到快捷且低成本的物流服務。再加上一批成熟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儲備糧信息管理系統的成功運作,更為嘉興糧食物流中心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
上一條:汽柴油價上漲帶來高物流成本 | 下一條:網購業務井噴 “物流瓶頸”現象頻現 |